如何获得讲师PPT:
扫码关注公众号,后台回复「1214」即可获得讲师PPT哟~
还能一键订阅后续精彩活动内容~
Q&A环节答疑:
1、(存储方案)为啥不选vm?
我们在测试时发现,使用VM也是可以的,它支持这种玩法。对于时序来说,我们的模型可以用任何支持读写协议的数据库。我们选择使用M3DB ,主要是因为它的压缩比比较高。
2、怎么解决prom的配置规模大了带来的配置问题?
配置过多可能导致问题,例如将需要抓取的IP写入配置,经常导致变更问题。如果能够实现自动的服务发现,配置基本上不需要更改。只有引入新的主线时才会修改。对于我们来说,我们引入了很多中间件,但基本上不会动,因为我们有自动的服务发现机制。
3、推模型自由度会不会太高了,如何保障业务指标的质量呢?
所谓的自由度与推模型和拉模型没有关系。我们的推模型并不是由业务在代码中推送的,而是由中间件SDK自动处理的。对于业务来说,它感受不到是推模型还是拉模型,它只需要上报指标。
为了确保业务指标的质量,我们所有的时序数据库都会面临高基数问题。一个指标可能有非常多的不可枚举的标签。在落地初期,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。我们修改了P客户端,在客户端上限制了每个指标的标签数量。目前,每个指标最多只能有500个标签组合。这是从客户端角度来解决高基数问题的。
当然,有人可能会说在客户端上也可以绕过这个问题,但对于推模型来说,你也可以解决。你只需要在中间再加一层代理,就可以控制推模型的一些能力,对一些指标进行拦截等。对于我们来说,这个功能可有可无,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其他问题,所以我们没有使用它。
4、限制的标签数量还是标签值的数量?
限制的是标签组合的数量,例如某个指标有55个标签,每个组合代表一个值。对于我们来说,每个指标最多只能有500个标签组合。
5、有没有考虑pushgateway ,业务直接推送?
非常有意思,刚接触时可能会掉进这样的坑。我看到有很多其他公司的同学也想将拉模型改为推模型,但是pushgateway模型中存在很多相关问题,即push OM问题。这是因为push模型会永久保留接收到的所有指标,除非重启。它需要保留这些指标供Prometheus持续采集。当你把全公司的所有指标都推到有限的几个节点上,pushgateway还不能分片,都需要固定推到一个节点上。某些指标固定的推到某个节点上,你不能说这个指标一会儿推到这个pushgateway,一会儿推到另一个pushgateway等等。这些问题会导致它根本不适合作为一个公司大规模级别的推送,就像官网上的架构图上有一个很明显的说明,它是一个短暂存活的服务采用。
6、如果把User_ID放在标签里的话,是不是会存在值发散的问题?
7、推模型是不是还需要up状态的告警?
8、push的话会影响服务性能么?
我们改变的只是数据通讯的方向,从拉模式改为推模式。对于服务性能的影响并不源于数据通信的方向,无论是是不是Push,它源于你的指标的组合数量、指标占用的内存大小以及指标的上报量。我们也做了很多测试,没有发现任何影响。
9、告警事件是用prometheus原生的,还是自研服务计算的?
我们告警系统是自己研发的。原生的告警系统存在很多问题。首先,它需要自己编写PQL。对于我们来说,我们落地了一套全新的监控系统,公司的RD可能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些,因此需要付出很多学习成本。另外,如果自己编写PQL,很难对一些第三方的指标进行高点,因为不了解其结构。此外,原生告警系统对很多场景的支持也不够完善。
10、这个分层分级,告警的参数值要怎么设定?来实现分级降噪
这个就是PPT里呈现的,越高等级的参数值,时间越低。越不太重要的,这个时间就会越高。当然,这个参数值我们会根据业务反馈逐渐调整。
11、老师好,针对大量三方服务对接,监控告警有没有一些经验分享一下?
是这样的,我们将拉模型改成了推模型,这使得客户端变得更加简化,它的依赖也减少了很多。对于我们来说,只需要在第三方服务中引入我们的包,如果有源码则更好,如果没有,这些都是白扯。必须要有源码,然后修改一下包,引入我们的客户端包,我们会在里面自动采集资源和其它监控信息,然后推送到服务器。如果想要在第三方代码中做一些定制化,那么直接使用这个客户端即可,这与自己研发的项目是一样的。另外,我们有很多类似的项目,不只是外包项目,只要引入我们的包就行,还有很多其他的类似需求。
12、老师好,请问告警的延迟和误报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?
所谓的延迟,对于我们来说,我们现在的告警是分层的。比如有一万个告警,我会分在每一秒钟去执行,会给他分层。这样的话去充分均匀这个告警查询的QPS,去减少货端存储的一个压力误报问题,我觉得是上一个问题导致的。你告警的查询,将后端的一个时序数据库查询的压力比较大,导致有很多指标查询,就会出现一些失败、超时,或者说其他的一些问题,就会产生一些误报警。
13、前面说的告警数据,和定位分析这块数据是怎么关联的?想了解下你们目前的实践情况,比如自动化分析这块有没有在做?
这块其实很有意思,我们正在规划去做。其实就是靠你的一个自动分析,这一块,其实对于可观测性来说的话,分为很多种,像我们现在做的这个监控twice-log。我们现在这三个系统的数据,大部分时候都是死数据,什么叫死数据?我不去看。这数据就没有任何价值。怎么能把这三个系统的数据给它串联、关联起来。比如说,当我发生报警的时候,我能自动的把影响告警产生的时候的trace可以关联能够带出来。在这个告警里面,我一点击我就能看见:产生告警的链路是什么?如果哪些链路是异常,哪些链路是正常的?包括我可以看到去联动日志系统,我根据日志系统上去联动查询出来对应的日志都有哪些?这些是目前是在规划来做这个东西,那具体怎么联动要看怎么把log一起联动,这个我们目前是借鉴了一个去哪儿网的一个方案,目前是这样的一个思路,就是在打点的时候。会把Mat label metrics label都去关联到注册到当前trace里面。这样就可以通过查询到它所对应的关联到log这个就比较简单。
14、报文异动这种可以配置化告警吗?现在这个项目。比如对接三方数据,约定的税务数据突然没了。
只要打点就行了。在服务中,只需在代码中遇到异常情况时进行打点,比如发现某个指标没了,打一个点就是一个异常,将其加一就是一个计数器,这样就可以进行报警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TakinTalks稳定性技术交流平台立场,如若转载,请联系原作者。